中國工程院
2025年11月21日
202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名單
(共71人,分學部按姓氏拼音排序)
| 序號 | 姓名 | 出生年月 | 工作單位 |
|---|---|---|---|
| 1 | 陳新 | 1960年2月 | 廣東工業大學 |
| 2 | 陳勇 | 1967年8月 | 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 |
| 3 | 馮江華 | 1964年11月 | 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 |
| 4 | 高仕斌 | 1964年11月 | 西南交通大學 |
| 5 | 黃維娜(女) | 1968年10月 | 中國航發貴陽發動機設計研究所 |
| 6 | 廉玉波 | 1964年4月 |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 |
| 7 | 齊潤東 | 1962年10月 |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二研究院 |
| 8 | 王永慶 | 1965年2月 |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 |
| 9 | 王增全 | 1962年2月 |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第七〇研究所 |
| 10 | 苑世劍 | 1963年1月 | 哈爾濱工業大學 |
| 11 | 張錦嵐 | 1963年12月 | 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|
| 序號 | 姓名 | 出生年月 | 工作單位 |
|---|---|---|---|
| 1 | 鄧中亮 | 1965年9月 | 北京郵電大學 |
| 2 | 樊仲維 | 1965年7月 | 中國科學院大學 |
| 3 | 陸銘華 | 1963年3月 |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潛艇學院 |
| 4 | 王建華 | 1962年12月 | 中國人民解放軍93114部隊 |
| 5 | 王曉云(女) | 1968年6月 |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|
| 6 | 吳楓 | 1969年7月 |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|
| 7 | 云曉春 | 1971年2月 | 國家計算機網絡與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|
| 8 | 張文軍 | 1963年10月 | 上海交通大學 |
| 9 | 周建華(女) | 1962年12月 | 中國人民解放軍61081部隊 |
| 序號 | 姓名 | 出生年月 | 工作單位 |
|---|---|---|---|
| 1 | 戴圣龍 | 1966年9月 | 中國航發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|
| 2 | 黃險波 | 1965年3月 | 金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|
| 3 | 黃玉東 | 1965年11月 | 哈爾濱工業大學 |
| 4 | 李紅霞(女) | 1965年10月 | 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|
| 5 | 聶紅(女) | 1962年12月 | 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|
| 6 | 孫寶德 | 1963年4月 | 上海交通大學 |
| 7 | 楊斌 | 1965年5月 | 昆明理工大學 |
| 8 | 楊超 | 1971年8月 |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 |
| 9 | 楊中民 | 1971年11月 | 華南師范大學 |
| 10 | 朱榮 | 1962年12月 | 北京科技大學 |
| 序號 | 姓名 | 出生年月 | 工作單位 |
|---|---|---|---|
| 1 | 胡振琪 | 1963年5月 | 中國礦業大學 |
| 2 | 雷增光 | 1961年4月 | 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|
| 3 | 李夕兵 | 1962年9月 | 中南大學 |
| 4 | 林楓 | 1966年3月 | 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 |
| 5 | 劉泉聲 | 1962年8月 | 武漢大學 |
| 6 | 陸佳政 | 1969年2月 | 國網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 |
| 7 | 蘇光輝 | 1966年2月 | 西安交通大學 |
| 8 | 蘇學斌 | 1968年12月 | 中國鈾業股份有限公司 |
| 9 | 王香增 | 1968年12月 | 陜西延長石油(集團)有限責任公司 |
| 10 | 吳凱 | 1968年11月 | 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|
| 11 | 熊盛青 | 1963年6月 | 中國自然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 |
| 12 | 鄭玉平 | 1964年8月 | 國網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|
| 序號 | 姓名 | 出生年月 | 工作單位 |
|---|---|---|---|
| 1 | 賈金生 | 1963年1月 |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|
| 2 | 姜衛平 | 1972年6月 | 武漢大學 |
| 3 | 李國強 | 1963年2月 | 同濟大學 |
| 4 | 汪雙杰 | 1962年4月 | 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|
| 5 | 肖明清 | 1970年12月 | 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|
| 6 | 余志武 | 1955年5月 | 中南大學 |
| 7 | 張鵬舉 | 1963年4月 | 內蒙古工業大學 |
| 序號 | 姓名 | 出生年月 | 工作單位 |
|---|---|---|---|
| 1 | 曹宏斌 | 1971年10月 |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 |
| 2 | 程博聞 | 1963年1月 | 天津科技大學 |
| 3 | 李俊華 | 1970年9月 | 清華大學 |
| 4 | 席北斗 | 1969年10月 |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|
| 5 | 俞志明 | 1959年5月 |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|
| 6 | 張強 | 1965年9月 | 中國氣象局蘭州干旱氣象研究所 |
| 序號 | 姓名 | 出生年月 | 工作單位 |
|---|---|---|---|
| 1 | 范國強 | 1964年6月 | 河南農業大學 |
| 2 | 何中虎 | 1963年7月 |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|
| 3 | 李洪文 | 1968年3月 | 中國農業大學 |
| 4 | 路戰遠 | 1964年7月 | 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科學院 |
| 5 | 王紅寧(女) | 1963年8月 | 四川大學 |
| 6 | 王立春 | 1960年11月 | 吉林省農業科學院(中國農業科技東北創新中心) |
| 7 | 張友軍 | 1968年7月 | 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|
| 8 | 趙書紅(女) | 1967年11月 | 崖州灣國家實驗室 |
| 序號 | 姓名 | 出生年月 | 工作單位 |
|---|---|---|---|
| 1 | 阿吉艾克拜爾·艾薩 | 1966年9月 | 新疆醫科大學 |
| 2 | 程濤 | 1963年8月 | 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(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) |
| 3 | 高月(女) | 1963年12月 |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 |
| 4 | 季加孚 | 1959年12月 |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 |
| 5 | 王健偉 | 1968年12月 |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|
| 6 | 王寧利 | 1957年5月 |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 |
| 7 | 徐瑞華 | 1967年2月 | 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|
| 8 | 庾石山 | 1962年8月 | 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 |
?
]]>
中國科學院
2025年11月21日
| 2025年新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名單?? | ||||||
| (共73人,分專業學部按姓氏拼音排序)? | ||||||
| 數學物理學部14人 | ||||||
| 序號 | 姓名 | 年齡 | 工作單位 | 研究方向? | ||
| 1 | 戴彧虹 | 53 |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? | 運籌學 | ||
| 2 | 戴子高 | 60 |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| 高能天體物理 | ||
| 3 | 梁作堂 | 60 | 山東大學? | 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 理論 |
||
| 4 | 劉建亞 | 60 | 山東大學 | 數論 | ||
| 5 | 劉若川 | 44 | 北京大學 | 數論 | ||
| 6 | 劉正猷 | 59 | 武漢大學 | 人工結構物理 | ||
| 7 | 柳衛平 | 62 | 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 | 核天體物理、不穩定核束物理 | ||
| 8 | 彭承志 | 48 |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| 量子信息和量子光學實驗研究 | ||
| 9 | 王海斌 | 50 | 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 | 水聲學 | ||
| 10 | 王晉軍 | 61 |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| 飛行器復雜流動的機理 與控制 |
||
| 11 | 楊坤德 | 50 | 西北工業大學 | 水聲學與信息技術 | ||
| 12 | 姚裕貴 | 53 | 北京理工大學 | 凝聚態計算和理論 | ||
| 13 | 張 靖 | 50 | 山西大學 | 超冷原子分子物理 | ||
| 14 | 周興江 | 58 |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| 凝聚態物理實驗 | ||
| 化學部11人? | ||||||
| 序號 | 姓名 | 年齡 | 工作單位 | 研究方向 | ||
| 1 | 陳永勝 | 61 | 南開大學 | 光電能源高分子材料 | ||
| 2 | 郭 林 | 60 |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| 無機固體化學與材料 化學 |
||
| 3 | 胡文平 | 54 | 天津大學 | 有機半導體物理化學 | ||
| 4 | 李 雋 | 62 | 清華大學 | 稀土元素理論無機化學 | ||
| 5 | 駱廣生 | 60 | 清華大學 | 微化工科學與技術 | ||
| 6 | 馬 丁 | 50 | 北京大學 | 催化化學 | ||
| 7 | 申有青 | 56 | 浙江大學 | 高分子材料 | ||
| 8 | 唐 波 | 60 | 嶗山實驗室 | 化學傳感與成像 | ||
| 9 | 夏海平 | 60 | 南方科技大學 | 元素與金屬有機化學 | ||
| 10 | 徐銅文 | 57 |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| 膜化工 | ||
| 11 | 張萬斌 | 60 | 上海交通大學 | 有機合成方法 | ||
| 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13人 | ||||||
| 序號 | 姓名 | 年齡 | 工作單位 | 研究方向 | ||
| 1 | 蔡秀軍 | 61 |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 | 微創醫學、智慧醫學 | ||
| 2 | 鄧宏魁 | 61 | 北京大學 | 干細胞生物學與再生 醫學 |
||
| 3 | 房靜遠 | 63 |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 | 胃腸癌的防治 | ||
| 4 | 傅向東 | 55 |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| 植物遺傳學 | ||
| 5 | 何舜平 | 62 |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| 魚類分類學與系統演化 | ||
| 6 | 胡海嵐 (女) |
51 | 浙江大學 | 情緒和社會行為的腦機制 | ||
| 7 | 馬克平 | 66 |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| 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態 系統修復機理 |
||
| 8 | 瞿禮嘉 | 57 | 北京大學 | 植物生殖生物學 | ||
| 9 | 王擁軍 | 62 |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 | 腦血管病 | ||
| 10 | 曾木圣 | 57 |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 | EB病毒感染與致癌 機制 |
||
| 11 | 周 儉 | 57 |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| 肝膽腫瘤臨床和基礎 研究 |
||
| 12 | 朱??冰 | 53 |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| 表觀遺傳學 | ||
| 13 | 朱 蘭 (女) |
60 |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 | 婦科疾病臨床醫學研究 | ||
| 地學部9人 | ||||||
| 序號 | 姓名 | 年齡 | 工作單位 | 研究方向 | ||
| 1 | 陳衍景 | 62 | 北京大學 | 礦床形成規律和找礦 預測 |
||
| 2 | 代世峰 | 54 | 中國礦業大學(北京) | 煤地質學 | ||
| 3 | 樊 杰 | 63 |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| 國土空間與綜合人文地理學 | ||
| 4 | 施 闖 | 56 |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| 衛星大地測量學 | ||
| 5 | 唐輝明 | 62 | 中國地質大學(武漢) | 滑坡地質災害 | ||
| 6 | 王艷芬 (女) |
55 | 中國科學院大學 | 土壤生態學 | ||
| 7 | 張 兵 | 55 | 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 | 高光譜遙感 | ||
| 8 | 張 強 | 47 | 清華大學 | 大氣成分變化與大氣環境效應 | ||
| 9 | 朱茂炎 | 61 |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| 早期生命演化與地層學 | ||
| 信息技術科學部11人 | ||||||
| 序號 | 姓名 | 年齡 | 工作單位 | 研究方向 | ||
| 1 | 鄧云凱 | 62 | 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 | 星載合成孔徑雷達 | ||
| 2 | 何元智 (女) |
50 | 中國人民解放軍信息支援部隊 | 衛星通信系統科學 | ||
| 3 | 洪 偉 | 62 | 東南大學 | 電磁場與微波技術 | ||
| 4 | 胡德文 | 61 |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 | 腦認知模式識別 | ||
| 5 | 賈 平 | 60 | 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 研究所 |
空天光學成像與測量 | ||
| 6 | 李樹濤 | 52 | 湖南大學 | 信號與信息處理 | ||
| 7 | 劉云浩 | 53 | 清華大學 | 計算機系統結構 | ||
| 8 | 施 毅 | 62 | 南京大學 |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| ||
| 9 | 孫洪波 | 55 | 清華大學 | 光學與激光物理 | ||
| 10 | 張艷寧 (女) |
57 | 西北工業大學 | 天基空間環境監測處理 | ||
| 11 | 周志華 | 51 | 南京大學 | 機器學習理論與方法 | ||
| 技術科學部15人 | ||||||
| 序號 | 姓名 | 年齡 | 工作單位 | 研究方向 | ||
| 1 | 陳小龍 | 60 |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| 寬禁帶半導體材料 | ||
| 2 | 陳延峰 | 61 | 南京大學 | 超材料及其應用 | ||
| 3 | 方 秦 | 62 |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工程大學 | 地下結構抗沖擊爆炸 | ||
| 4 | 馮西橋 | 56 | 清華大學 | 生物力學 | ||
| 5 | 林元華 | 53 | 清華大學 | 無機電介質陶瓷及器件 | ||
| 6 | 劉小勇 | 56 |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三十一研究所 | 吸氣式發動機技術 | ||
| 7 | 魯軍勇 | 46 |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工程大學 | 電磁發射理論與技術 | ||
| 8 | 呂昭平 | 54 | 北京科技大學 | 金屬材料 | ||
| 9 | 馬 騁 | 61 |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研究院 | 艦艇推進理論與設計 | ||
| 10 | 錢林方 | 63 |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第二○二研究所 | 兵器科學與技術 | ||
| 11 | 舒歌群 | 60 |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| 能源動力系統復合循環 理論 |
||
| 12 | 孫宏斌 | 55 | 清華大學 | 能源互聯網 | ||
| 13 | 王??玨 | 63 |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 | 宇航推進理論與工程 | ||
| 14 | 姚仰平 | 64 |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| 巖土力學與工程 | ||
| 15 | 尹周平 | 52 | 華中科技大學 | 先進電子制造裝備與 技術 |
||